模具之家讯:关键字:注射模|三板模结构|套筒顶杆结构摘要:通过对塑件的结构和工艺性分析,介绍了该模具的结构设计,采用点浇口三板模,通过点浇口自动脱模机构实现分模过程。经生产验证,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可靠。
1 塑件结构与工艺分析
图 1 塑件结构图
图1所示是塑件的结构图,为了更好的表达塑件结构,把它分成A、B、C三部分来说明,A、B两部分是两个不同尺寸的圆柱,与不同尺寸的配件装配起到转轴的作用,因此,A、B两部的外观、尺寸和同轴度要求都非常严格,表面不允许有段差、熔接痕、镶块痕迹,C部分前端是一个靠塑件自身弹性的卡钩,里面是装配别的配件时给卡钩让位的圆柱孔。A、B两部分内部是“十”字形加强筋来增强其强度。塑件的材料为POM,能大批量生产。
2 模具的设计方案
根据塑件的结构工艺特点,A、B两部分的外观要求较严,只有使其在同一镶块中成型才能保证其外观和同轴度要求。从塑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看,塑件只能由B向A方向脱模,以最大外径为分模面,A、B部分在动模型芯上成型,C部分除了卡钩让位孔和端面,其余部分通过滑块来完成成型和抽芯,由于塑件较小,生产量较大,采用一个浇口针式点浇口一模四腔三板模形式,浇口就选取在塑件A、B内部“十”加强筋中心(图2)。具体设计如下:
2.1分型面的选取
根据选择塑件最大投影面为分型面原则,动、定模分型面选取,动、定模、滑块各部分分布图2。
图2分型面的选取
2.2动、定模主型芯设计
定模部分型芯根据塑件的形状和分型面的选择,设计为图3所示,为便于加工和损坏时更换,由带浇口的止动圆型芯和主镶块组成。
图3 定模型芯
1、止动圆型芯 2、定模主镶块
由于塑件的C部分在滑块中成型,因此动模主型芯设计为图4所示,为了利于加工,分上、下两部分设计,由定位销定位,螺栓固定。由于A、B部分表面要求高,内部的“十”字加强筋的收缩会给塑件表面带来缩痕,因此在试模修理过程中增加塑件的收缩的补偿量来平衡塑件“十”加强筋的收缩痕,且修理合格后成型条件不可以随便调整。
图4 动模型芯
1、螺栓 2、4、动模型芯 3、定位销 5、密封圈
2.3滑块的设计
滑块的设计为图5所示,由成型镶块和滑动部分组成,且八个成型镶块分别装在两个滑块中,这样不但降低了加工成本且组装也比较容易。为了模具的外观效果,采用内置式复位弹簧。
图5 滑块设计
1、镶块 2、螺栓 3、滑块
2.4顶出结构设计
塑件C部分卡钩让位圆柱孔是由圆型芯成型,为使塑件顶出顺利,因此采用套筒顶杆结构见图6,由推管和固定圆型芯组成。
图6 套筒顶杆
1、固定型芯 2、推管
2.5流道设计
为了使熔融塑料同时到达模具的每一个型腔,浇注平衡,流道设计为图7所示。
图7 流道设计
3 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图8 模具结构
1、拉料杆 2、止动螺栓 3、定模型芯 4、塑件 5、动模型芯 6、滑块型芯 7、滑块 8、动模型芯 9、锁模器 10、复位弹簧 11、水嘴 12、螺栓拉杆 13、斜导柱 14、推管 15、固定型芯16、复位杆 17、弹簧
图8为塑件注射模结构图。塑件4成型后,模具开模时,在锁模器9的作用下首先从Ⅱ-Ⅱ处分模,通过拉料杆1使流道凝料与塑件脱离,然后在螺栓拉杆12、止动螺栓2的作用下从Ⅰ-Ⅰ处分模,把浇道凝料拉离主浇口,最后锁模器9打开模具从Ⅲ-Ⅲ处分模直至动、定模完全分模。在动定模分模时,滑块7在复位弹簧10和斜导柱13的作用下带动滑块型芯6往外移动,从而脱离塑件,动模停止后,通过顶出机构的推管14顶出塑件。模具的复位由复位杆16及复位上的弹簧17来复位。
4 小结
该塑件外观和尺寸要求较严,只能在同一镶块中成型,在动模镶块中设计滑块,模具设计简单而新颖,动、定模合理的设计减少了模具制造上的困难。经生产实践验证,除内部“十”字加强筋的收缩痕补偿繁琐外,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注射出塑件外观尺寸都达到了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鹏驹.塑料模具技术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 申开智,叶淑静.塑料成型模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3] 王家庆,曹阳根,李德群,马家禄.塑料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模具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塑胶,塑料,模具,模具设计,塑胶模具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塑胶模具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塑胶模具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敬请登陆模具之家:http://www.ju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