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风讯:对我国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一、砖混结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可砌成各种形状的墙体,各地都可生产。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价较低。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简单。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干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因而砖混结构在低层住宅建设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
二、主要的施工质量问题
钢筋施工中的问题
纵向钢筋上下错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位置偏差,造成柱筋上下错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弯折措施以“归位”。其结果是构造柱上下轴心不对位,违反了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
钢筋搭接不规范。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通常以楼层高度为依据,即层高+35d,并通常将搭接位置设在每一楼层的楼面上。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搭接长度也未满足35d的要求,甚至还出现了I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符合要求。
箍筋松散、歪斜且数量不足。箍筋施工存在问题较多,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绑扎间距过大或大小间距不等。在砌体施工期间,由于成品保护不好,造成严重滑移、歪斜、松散、合模板前也未修整。
不按规定加密箍筋。按规范要求,柱与圈粱相交时,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应加密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cm,间距不宜大干10cm,在纵筋搭接区段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干20m.但实际施工中,上述二项要求未向操作人员交底,而造成了质量隐患。
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规范中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提出“对于有关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执行”。基于这一点,经查该规范第3.3.4条规定: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并指出了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弯钩的角度为135/135.这一点在施工中往往未引起注意,经查基本上采用90/90弯钩,长度有的也不足10d.
拉结筋的摆放问题。规范规定240厚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cm设置2中6(墙体每增加120厚增加106)水平拉结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00cm.但实际施工中,拉结筋经常漏放或错放,拉结筋锚固长度不足及端头未作弯钩。
建材之风提供最新的各种家居建材风水,风水学,风水住宅,风水大师,装修风水等新闻资讯,敬请登陆建材之风:http://fengshui.jc68.com/